中国太阳能网 - 太阳能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新品·专利 | 市场观察 | 企业动态 | 技术交流 | 太阳能建筑 | 访谈 | 热水工程 | 科普知识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太阳能建筑 > 绿金周报1014| 全球风电总量将比太阳能发电总量高30% 可持续航空让“地沟油”火了 全球野生动物数量锐减73%
U.biz | 商业搜索

绿金周报1014| 全球风电总量将比太阳能发电总量高30% 可持续航空让“地沟油”火了 全球野生动物数量锐减73%

信息来源:nooeoo.com   时间: 2025-03-11  浏览次数:41

新能源

全球风电总量将比太阳能发电总量高30%

英国能源智库Ember近期表示,9月开始太阳光线角度变化将导致太阳能发电量下降,而且随着欧洲、北美和北亚冬季的到来,风电将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电力来源。今年全球风电总量将比太阳能发电总量高30%。

20多年来,风电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电力来源,2023年全球风电量为2311太瓦时,太阳能发电量为1632太瓦时。

但过去5年,太阳能发电产能迅速增长,并超过风电产能增速。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太阳能发电项目成本更低、建设时间更短。2018年~2023年,全球太阳能发电产能增长了188%,而风电产能仅增长了80%。

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发布,头部品牌普遍大涨

国庆节期间,主要新能源车企陆续发布9月销量,总体增长明显。其中,比亚迪位居榜首,月销量首次突破40万辆,达到41.9万辆,同比增长46%。理想汽车交付5.4万辆,同比增长49%。零跑汽车交付3.4万辆,同比增长114%,连续第二个月销量超过3万辆。蔚来连续第五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为2.1万辆,同比增长30%。小鹏凭借8月底开始交付的新车型MONA,销量也达到2.1万辆,创品牌销量新高,同比增长39%。极氪销量达到2.1万辆,同比增长77%。小米称9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10月将提升产能争取交付2万辆。特斯拉尚未公布中国销量。埃安的销量则遭遇瓶颈,9月仅为3.6万辆,同比下降31%。

本田汽车或将调整电动汽车战略

据彭博社报道,本田汽车表示,如果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减弱,该公司可能对其电气化路线图进行动态调整。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在本田汽车技术日上说:“我们在全球建立电动汽车工厂的时间表上有足够的调整空间,如果事情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我们会及时调整电动汽车战略。”他表示,这可能包括推迟建立一些电池生产线。

中企承建罗马尼亚光伏项目开工

据央视新闻10月12日报道,罗马尼亚31.8兆瓦光伏电站日前在克勒拉希县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由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平高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采购、施工、安装与调试。该项目完工后预计可运行25年,年发电量将达4200万千瓦时。

日本石油公司大量收购“地沟油”,用于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

据央视财经10月12日报道,10日,日本最大石油公司引能仕与当地一家大型供餐公司达成了废弃食用油(俗称“地沟油”)收购协议,用于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另一家大型石油公司科斯莫也于上月,首次公开了其在日本国内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量产基地,预计将在年内正式完工。目前,日本国内的三大石油企业都表示,今后为了保证产量,还将会从海外进口废弃食用油。

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前三季度累计装车量创新高

日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03.9GWh(吉瓦时),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44.8%;1月份至9月份,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685.7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总装车量71.4%。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5GWh,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49.6%。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3.1GWh,环比增长8.2%,同比增长7.4%,占总装车量的24.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1.3GWh,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70.9%,占总装车量的75.8%。1月份至9月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46.6GWh,累计同比增长35.6%。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98.9GWh,累计同比增长21.2%,占总装车量的28.5%;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47.5GWh,创历史新高,累计同比增长42.4%,占总装车量的71.4%。

欧洲动力电池头部企业陷入困境

根据彭博新闻社10月8日消息,引领欧洲锂电产业发展的头部企业,目前正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失利。

文章指出,瑞典动力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曾一直被视为能够与中国电池巨头抗衡的欧洲企业,但由于自身一系列运营问题,该公司因发展战略失误陷入困境,正在为生存而战。近日,该公司宣布将调整业务模式,裁减约1600名员工,暂停生产阴极活性材料,并推迟新建电池超级工厂计划。

文章称,Northvolt原设想通过快速扩张来对标中国的宁德时代(CATL)等企业。在与欧洲车企签下550亿美元订单后,Northvolt的债务和股权迅速扩大,甚至在瑞典的首座工厂尚未商业化生产之前,就规划在德国和加拿大开设多座电池工厂。然而,瑞典旗舰工厂试图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控制成本,遭遇到运营挫折和挑战。

2022年,Northvolt的首批电池上市销售。然而,公司的亏损额在2023年增长了两倍,达到10.3亿美元。为了应对财务问题,该公司宣布收缩业务,关闭在瑞典的两家生产设施,关闭在美国加州的一家研发子公司,并为波兰的一个项目寻找新的投资方。然而,这些措施不足以安抚投资者,Northvolt后来宣布裁员20%,涉及瑞典的1600名员工,并进一步缩减研发规模。此外,该公司还暂停瑞典工厂的扩建,在德国和加拿大的建厂计划也被推迟。

生物多样性

全球野生动物数量锐减73%: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24》。报告显示,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竟“灾难性”地减少了73%。报告指出,科学家们通过对全球5495个物种的约3.5万个种群进行了全面监测,物种涵盖了从两栖动物到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多个类别。监测结果显示,从1970年至2020年的50年间,全球淡水生物种群平均减少了85%,陆地生物种群减少了69%,海洋生物种群也减少了56%。

从区域上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野生动物数量下降最为严重,平均减少了95%。其次是非洲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76%。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虽然情况稍好,但也下降了60%。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中亚和北美地区在1970年以前就已经经历了显著的自然环境变化,并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减少。

二十国集团召开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

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深入探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海洋保护、废物及循环经济等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率由外交部、生态环境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发言。

中方指出,过去十年来,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森林资源增长最多、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

ESG

国合会解振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10月1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2024年年会在北京召开,国合会副主席、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发言时表示,相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振华说:“全球平均升温已经达到 1.45°C,实现到2030年升温控制在1.5°C以内的目标是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既然我们不能马上解决1.5℃的问题,适应的问题就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因为它是人命关天的事。”

解振华认为,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协调起来,既能够解决加速转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又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人命关天的问题,有很多政策是可以操作的。比如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提高城市和人口集中地区的气候韧性问题,是有很多政策措施可以揉在一起的。

报告:2023年是30多年来全球河流水量最少的一年

10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是33年来全球河流水量最少的一年,这标志着全球水资源供给发生了重大变化。

报告说,2023年全球超过50%的集水区出现异常情况,其中大部分流域水量都偏低。此外,全球河流流量和水库流入量已连续5年低于正常水平,这减少了社区、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可用水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水压力。

报告说,根据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的初步数据,冰川损失折合的水量超过6000亿吨,这是过去50年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也是连续第二年世界上所有地区的冰川均报告质量损失。

报告还指出,气候变化使水文循环变得更加不稳定。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温升高助长了长期旱情,同时,世界多地也多次发生洪水。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说,由于气温不断升高,水文循环速度变快,且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可预测,非涝即旱是人类正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绿色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文,推动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融资支持。聚焦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碳市场、资源环境要素、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多元化气候投融资、绿色消费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上海试点碳市场连续11年100%履约,成交金额超50亿元

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推进了11年。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今天(10月10日)宣布,截至9月30日,上海试点碳市场纳管企业已全部完成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创造连续11年100%履约的纪录。上海试点碳市场启动以来,现货累计成交2.56亿吨,成交金额50.81亿元。

今年,上海还创新了预配额提前发放机制。纳管单位在完成2023年度配额履约清缴后,对其按2023年度审定排放量的80%发放2024年度预分配配额,可用于市场交易。此举提升了碳市场的活跃度,目前,上海已向153家企业提前发放预配额,共计2876万吨,配额交易量同比增长108%,交易额同比增长133%。

英国投资2000亿发展CCUS

日前,英国政府表示,从2028年开始,将在25年内提供高达217亿英镑(约合2000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开发和能源、工业以及氢能相关的碳捕获和储存 (CCUS) 项目。

《卫报》在头版报道称,这“预计将成为英国议会最大的绿色支出承诺之一”。

该笔资金将以补贴形式用于英格兰北部的蒂赛德郡(Teeside)和默西塞德郡(Merseyside)工业集群的CCUS项目发展,以重振英国的工业中心。英国政府表示,这两处集群每年的碳捕获能力合计将达到850万吨,相当于减少400万辆汽车上路。

英国政府相信,这笔投资将直接创造4000个就业岗位,并在长期支持另外约50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将吸引80亿英镑(约合738亿人民币)的企业投资。

绿色消费

法国削减三分之一电动汽车购买补贴

根据10月10日提出的2025年预算提案,法国政府将把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减少三分之一,并将加大对高二氧化碳排放汽车的处罚力度。

财政部表示:“得益于规模经济和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成本下降,在总汽车销量中的份额增加,从而减少了补贴需求。”

该部表示:“到2025 年,购买清洁汽车的援助金额将减少至10亿欧元(10.9亿美元),”并补充道:“它将优先为最贫困的家庭提供融资。”

目前,该计划已获得15亿欧元(16.4亿美元)的拨款,为购买电动汽车提供高达7,000 欧元(7,634.20美元)的奖金,并提供租赁融资,使低收入家庭能够以每月100欧元(109.06美元)起的价格购买电动汽车。

国家统计局:9月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9%和6.1%

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基本稳定,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4%。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下降3.5%,降幅比上月扩大2.5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9%和6.1%,降幅均有收窄。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太阳能网证实,仅供您参考